消防安全講座培訓心得體會(通用3篇)
消防安全講座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學好消防知識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減少火災的發生而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俗話說“水火無情”,在所有的自然災害中,發生頻率最高的就是火災。一個小小的火星可以使大自然的寶貴資源遭到破壞,可以使人類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化為灰燼,可以無情地奪走人最寶貴的生命。
為了讓全校師生更深入地了解消防逃生常識,使每一位師生都樹立起消防意識,真正掌握好消防安全知識,并具備自救互救的能力。我們學校準備在“119消防宣傳日”舉行消防大演習。老師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帶一條毛巾,到時需要用。
下午第二節課一上課,我們先聽了消防知識講座。消防叔叔給我們講了一些平時火災發生時應有的常識:如打119電話、大聲呼救、等等,緊接著就是火災逃生演習。校園里響起了電鈴聲,一聽到鈴聲,老師一邊指揮我們趕緊離開教室,一邊教我們把毛巾捂住鼻子,并排好隊有秩序的下樓。我邊聽邊快速拿出毛巾輕輕地捂住鼻子,然后彎著腰緊跟著同學跑向操場。緊張的逃生剛結束,接著是滅火演習。校長洪亮地宣布:“滅火演習現在開始!”話音剛落,操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消防叔叔們把大火點燃了。火好大呀,在這燃眉之急消防叔叔個個不慌不忙拿起滅火器,先拔出鑰匙,然后把滅火孔對準著火點,再按下開關,只見粉沫紛飛,我還來不及看清楚火竟然滅了,叔叔們的動作好快呀!后來五、六年級的學生代表和老師代表也去演試了試,演習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在演習中,我學會了如何安全逃生,如何滅火,也深深的明白了,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鎮靜,不要慌張,真是受益匪淺。
學好消防知識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減少火災的發生而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讓我們日益強盛的祖國更加祥和安寧!
消防安全講座培訓心得體會 篇2
x月xx日下午,我校有興請到山西省消防科教官王志剛為全體教職工和部分學生上了一節生動的消防安全知識教育課。我聽后受益匪淺。
我家汽車上的滅火器時常在后備箱放著,我回去得把它拿到車箱里,放置在車座下或者車座旁,防患于未然。
公交汽車門上有兩按鈕,我經常坐汽車從來沒有注意過,更不知道其用途何在,聽了王教官的講座,我真的再坐汽車時,注意一下門上的機關,好好看看,掌握一些日常小知識,對遇到危險時還是非常有用,甚至是保命的。
遇到火災、震災,跳樓時最高極限在7米以內,否則超過7米會有生命危險。
無論到什么公共場所,一定要注意查看場所內的安全通道,一旦發生危險情況,好盡快逃生自救。
講座中涉及的案例,都很觸目驚心。有相當一部分慘劇的發生,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自己的身邊,也存在著很多的隱患。真慶幸,我還健康的活著!
下面,從我自己身邊就存在的安全隱患講起,和大家共勉一下吧。
首先,就是電器了。我經常會手機充電時接打電話(有電池爆炸毀容的案例),連夜充電,或者沖完電,充電器還插在插排上,這些都是嚴重錯誤的!電視機看完后,只用遙控器關而不關總電源,這個有容祖兒家的案例,她家的電視就是這樣情況,結果有一天晚上自燃了,她家的電視應當比我家的好的多,呵呵!舊家電,也是危險品,超過20xx年的電器,都會存在自燃爆炸的可能!電風扇、電暖風等等的電器絕對不能連夜在你的床邊工作,萬一在睡夢中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自我告誡:遇到危險不要慌,鎮靜自若想辦法,逃生保命是首選,人在還能創財富。
消防安全講座培訓心得體會 篇3
通過這次學校組織的消防安全講座培訓的學習,主要內容是對消防法規和消防實用知識的學習與理解,雖然時間較短,但體會頗深。對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
一、消防安全管理應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火災帶來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卻往往被忽視,被麻痹,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確實發生了事故,造成了損失,才會回過頭來警醒。這就是因為沒有把防范火災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導致的。
二、加強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提高防范意識
通過這次培訓,發現現有防范意識程度不夠。無論是哪個人員都應對崗位和部門可能涉及到的火災風險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關設施有充分的了解。都應該定期接受相關專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內容包括: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各部門各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各種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和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等。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抓重點抓薄弱抓細節”
第一是要“抓重點”。涉及到易燃易爆設備和物品的部門除了定期的培訓之外,還要經常組織進行防火檢查,發現火災隱患,要記錄在案并及時研究整改。組織建立義務消防隊,不僅可以及時撲滅前期火災,更重要的是通過義務消防隊的組織,將消防意識和技能深入到重點部門的各方各面。
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對消防安全隱患少的地方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區,但相對安全隱患少并不代表沒有安全隱患。消防安全隱患和生產安全隱患不同,后者只會發生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但前者卻可能出現在崗位的每一個角落。
第三是要“抓細節”。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火災的防范要從大處著眼,但應該從小處做起。細節不容易引人注意,如老化的絕緣材料、放錯了位置的廢紙簍等。但幾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意”、“不小心”引起的,這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很容易成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
在工作中,應該以消除火災隱患、提高防火意識為目的,不作口頭文章,以實際行動和措施來切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